迎接枝繁葉茂的夏季
熾熱、雷雨、颱風,盛夏之象。驕陽下漫步,走着走着有時也稍感難耐;然而我同時欣賞這季節盛貌:天色清朗,藍天無垠,青蔥的校園生氣勃勃。著名美國小說家菲茨傑拉德在其名著《大亨小傳》中寫道:「艷陽灑照,樹上叢叢綠葉蓬勃而發,一如電影快鏡呈示物事演化;這熟悉的情景令我深信不疑,生命隨著夏季重新開始。」
夏季枝繁葉茂。這季節的呼喚,我們自當響應,在各領域加緊工作;過去數月來學院的要聞快事,亦在此一一呈報。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與香港旅遊發展局合辦的西九龍社區藝術創作項目,經過一年的努力,以六月在西九文化區藝術展亭展舉行的「西油記」社區藝術展覽作結。展覽空前成功,我們學生以佐敦、油麻地兩舊區的鄰舍生活為題來創作,他們不凡的才藝在多件藝術作品中展現,讓我看得欣喜。
社會科學系與天水圍一間中學合辦的「社區實習計劃」是另一個同樣值得一談的社區項目。社會科學系五位同學參加該先導計劃,為該中學的18名學生擔任導師,指導他們怎樣推行社區研究項目,並與他們一起落區實地工作。這次合作給予學系同學和中學生寶貴機會,讓他們不但更加了解天水圍的社區,也透過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掌握和實踐重要的學術技能,同時更認識自己。
近月,學院的管理層也有新貌。李偉展博士一月起就任副院長(學術質素保證及提升),而劉亮國博士則於本年八月出任助理院長(本科教育及學生事務)。他們在本期FLASS FORWARD暢談在新崗位的願景和構想,以及對畢業同學,在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和香港教育大學學習多年後應該具備哪些素質,表達了期望。
學院的教職員、學生和校友續在不同領域綻放光芒。多位學者從研究資助局取得資助,其中,科學與環境學系的陳文豪博士和社會科學系的裴卿博士獲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傑出學者計劃資助,來年得以減輕教務,分別專注研究萬有在神論及中國的歷史降水重建。
這期通訊也載有學生和校友激勵人心的故事。正於健康與體育學系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郭永,他的故事特別令我看得入神;他熱愛運動,雖然視障,但不為所困,反而克服種種疑慮和困難,憑著非凡的運動天賦和決心,贏得了草地滾球世界冠軍;他不屈不撓,使我深感敬佩。此外,曾樂欣的故事同樣令我留下深刻印象,這位主修音樂的校友向我們細訴,她的音樂才華怎樣在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們的悉心照顧和指導下獲得滋養,根深葉茂。
研究是本學院其一支柱。這期通訊中,科學與環境學系何詠基教授與讀者分享了他對科學研究的體驗和熱情,他還談到科學教育如何重要。社會科學系的何家騏博士是位有心人,他熱衷於鼓勵別人學習和改變,他表述了是甚麼驅使他投身於樹人事業,以及賦權予學生對他來說有何獨特意義。
本期通訊的知識轉移欄內有多篇報道,講述本學院教研人員怎樣利用網站和社交平台來提醒公眾謹防感染,以及怎樣透過一系列精心製作的「教大STEM智囊」短片,以增加人們對STEM教育的興趣和認識。
夏天是人們灌溉培育,萬物旺盛生長的季節。人們把握時機,勤勉辦事,以享秋季豐收。希望你也能響應季節的呼喚,在新的學年中,在教學、啟導、研究、知識轉移以及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繼續迎接挑戰,緊握良機。待收成之日,共享豐碩成果。
博文及社會科學院院長
李偉強教授